台灣亂彈戲《秦瓊倒銅旗》
初稿:
國立藝術學院第二屆傳統藝術研討會
作者:蔡振家(研二上)1995.12 庶民文化中的崑曲--台灣亂彈戲《秦瓊倒銅旗》
kun.doc(word檔,161k)
發表於「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論文發表會」
論文集由水磨曲集出版1998.6
《秦瓊倒銅旗》是台灣亂彈戲中頗富盛名的武戲,此戲中的崑曲套曲「十牌」為雙調南北合套 、「倒旗」諸曲為黃鐘宮北曲。本文指出「倒旗」諸曲源自崑劇《麒麟閣.三擋》,並就曲牌 之源流、聯綴形式、戲劇運用,及此戲的劇場搬演與文化等,剖析崑曲在庶民文化中的變貌。
![]()
|
摘要 一、前言 二、劇目源流與衍變 (一)《麒麟閣》與《倒銅旗》 (二)西秦戲與正字戲 (三)演出劇團與演出型態 三、曲牌的聯綴形式與排場 (一)違悖曲律的聯套 (二)曲詞的問題 (三)「倒旗」曲牌的戲劇運用 (四)排場分析 四、音樂與科介 (一)「倒旗」曲牌與原崑曲的比較 (二)吹打樂與身段的配合 (三)掇腔 五、劇場搬演與戲曲文化 (一)「雙演」與「拼戲」 (二)符號與儀式 (三)武術與武館文化 六、結論 參考資料 (一)劇本及曲譜 (二)書目 (三)音影資料 (四)網路資料 附錄 「十牌」曲詞
樂譜:
【刮地風】崑曲曲譜與亂彈戲手抄本之比較 |
![]()
()
〔戲曲音樂學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