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歌劇 中的重唱終曲之比較

—以Vaudeville Final與南戲曲牌的「合頭」為例


註釋

  1. 前言中指出:「古代及中世紀的日本戲劇如伎樂、舞樂、新猿樂和能劇,比較容易和中國的古代戲劇相比,因為它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。」(韓國璜1992:17)
  2. 祝允明《猥談》:「南戲出於宣和(1119-1125)之後,南渡(1127)之際,謂之「溫州雜劇」。余見舊牒,其時有趙閎夫榜禁,頗述名目,如《趙貞女蔡二郎》等,亦不甚多。」。徐渭《南詞敘錄》「南戲始於宋光宗朝(1190-1194),永嘉人所作《趙貞女》、《王魁》二種實首之....或云:『宣和間已濫觴,其盛行則自南渡。』」
  3. 見吳戈〈戲文的藝術淵源及初期型態試探〉(《南戲論集》p50-63)、俞為民〈南戲起源考辨〉(1994:1-14)
  4. 這個論點是從梨園戲與莆仙戲的曲牌研究得來的,這些閩南古劇的音樂有許多是源自隋唐燕樂。
  5. 張庚、郭漢城《中國戲劇通史(1)》:「....早期南戲《張協狀元》中,生、旦的演唱,雖然安排得很多,卻非常分散。特別是通過戲劇性的獨唱形式,集中抒發劇中人物內心情感的作用,發揮得尚不夠充分。如《貧女思夫》一場,本是集中表現劇中主要人物情感衝突的關鍵所在。但人物才唱一曲【福清歌】,剛剛接觸到離別之情,卻又在唸白中轉移了話題....中途還穿插副末、副淨的插科打諢,以致分散和削弱了情感的集中表現。而到了後期南戲中,才通過舞台實踐的總體經驗,比較善於運用抒情的演唱,來充分抒發主要人物的內心情感。....」(頁Ι-420,421)
  6. 錢南揚《戲文概論》:「戲劇的傳入泉州,唐代已經如此,不始於宋戲文。如閩南梨園戲中有《士久弄》、《妙擇弄》、《番婆弄》等戲名,『弄』之一詞,乃唐人語,這是唐戲弄傳入泉州的明證。」(1988:29-30)。陳松民〈漳州的南戲——竹馬戲、南管白字戲〉:「...原始劇目:《割鬚弄》、《美祺弄》、《過渡弄》、《士久弄》等古樸丑旦戲弄的弄仔戲,其歷史悠久,繼唐戲弄衣缽而延續下來」(《南戲論集》1988:219)
  7. 陳松民〈漳州的南戲——竹馬戲、南管白字戲〉:「竹馬戲是在竹馬燈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,演出時必須先跑竹馬,由四個小姑娘扮成春、夏、秋、冬,用竹竿代馬在台上跑四角方位歌舞,歌唱一年四季,最後四人合唱一段祝詞,這個舞台形式叫跑四喜。」(1988:219)
  8. 宋雜劇《目連救母》,是目前已知中國戲曲最早出現的劇目。宋人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•中元節》載: 「构肆樂人,自過七夕,便搬演《目連救母》雜劇,直到十五日止。」, 主要故事和人物並不複雜,所以能演七、八天,主要是劇中穿插許多與主要故事無關的表演。 這些特點在莆仙戲《目連》尚能找到遺響;
    莆仙戲《目連》能演七天,除目連一家四代的變遷及劉氏開葷被鬼捉,死後下地獄轉回變狗,目連行孝,超度其母升西天的故事外,其它全是為宣揚忠孝節義、善惡報應的需要而穿插許多與劇情故事無關的表演。其中有歌舞,如鶴舞、弄獅弄虎,鬼王編馬等;也有啞雜劇,如高腳鬼成親、啞巴放五路等;也有滑稽戲弄,如阿官爬軟岭、劉賈拷鍾等;此外,還有啞公背瘋婆等雜戲表演。這些歌舞、啞雜劇、滑稽戲弄、雜戲,多屬宋雜劇表演的遺響。(林慶熙1988:89-90)
  9. 這個劇團於1682年來法,可能是因為在《La fausse prude》劇中譏諷了Mme de Maintenon而遭驅逐,見Grove音樂辭典「Opera」條目下的§III 2:France-opera comique。
  10. 胡忌《宋金雜劇考》:「....近得葉德均先生來函指出,謂《張協狀元》南戲中有《賴房錢麻郎》,可能是宋雜劇《賴房錢啄木鳥》(見官本雜劇段數)同類形式演出,惟“麻郎”和“啄木鳥”是曲調之別罷了!」(1957:275)
  11. 張敬在《明傳奇導論》的「傳奇分場研究」中提到「過場」,將它定義成「具一種起承連絡的地位,純為聯繫全部故事關目而設,不能有最大的份量的演出」(1986:110),它的形式有「普通過場」、「大過場」、「半過場」,但其於實際將傳奇做分場列表時,關於「過場」又衍生出「武過場」、「文過場」、「文武過場」、「小過場」、「粗細過場」、「中細小過場」、「行動過場」等諸多名目,
  12. 梨園戲中也有類似的情形,王愛群在(泉腔論——梨園戲獨立聲腔探微)中提到南曲“囉哩嗹”常佐以鑼鼓(《南戲論集》1988:355)。
  13. 其它南戲劇終的前腔合頭曲牌如下:《白兔記》【大環著】(成化本【排歌】)、《拜月亭》【畫眉序】【排歌】【金錢花】、《宦門子弟錯立身》【排歌】、《小孫屠》【山花子】、《琵琶記》【一封書】。


〔中西歌劇中的重唱與終曲之比較:目錄及前言

戲曲音樂學

蔡振家的個人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