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Oboe d'amore及弦樂三重奏所改編的七字調


Oboe d'amore是一種柔音雙簧管,在1720至十八世紀末的歐洲音樂界廣受喜愛 ,巴洛克至前古典時期作曲家常把它用在詠嘆調中旁襯女聲(見於J.S.Bach的一些宗教音樂), 本作品中以此樂器代替唱腔,則源自客家八音弦索樂「吹戲」的觀念。

之所以想編此曲,是因為研究過【七字調】四種線路(定弦)不同的胡琴伴奏後,想 把我發現的樂曲深層結構,用作品實現出來(而非只有論文),沒想到照我 這個分析結果下去編曲後,並不是得魚忘筌地以作品代替了叨叨論述,反而 引出另外的問題。

以論文中發現的樂曲深層結構來編此曲,雖然好像能在不失【七字調】精神的前提下做出較大膽的嘗試,但沒想到色彩已偏離【七字調】原曲甚多(巴洛克風?)。我因此才 意識到,在五聲音階的唱腔與小調色彩的伴奏間,畢竟存在著些許不易融合的尷尬......

蔡振家於柏林(1999.12.12)


[試析歌仔調【慢七字】的四種胡琴伴奏]